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人员查询|

投稿咨询热线: 010-68639699

外宣平台

招商服务热线: 010-68632799

中国文物大省山西探索“活化”“输血”文物保护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3-07-21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宋琦

  山西日报 站在徐显秀墓封土堆旁,戴上VR眼镜,“任意门”开启,4K画质的墓室内壁画清晰可见,1400余年前北齐勋贵的显赫威仪与绮丽奢华的生活场面如在眼前……

  徐显秀墓室内保存着330余平方米壁画,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南北朝时期壁画墓,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余年来,徐显秀墓虽实现原址保护,但出于恒温恒湿封闭保护要求,观众始终无法踏足墓室参观。

  如今,科技赋能让文物更“鲜活可触”——依托徐显秀墓刚建成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游客在其中可通过虚拟技术身临其境地欣赏壁画。

  这是徐显秀墓墓室北壁墓主夫妇宴饮图(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

  徐显秀墓所在的中国山西,拥有5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数量居中国第一。近十年,山西从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科技应用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文物保护新路径。

  文物活化利用,是山西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命力的有力举措。

  2014年起,山西启动全省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并在此基础上丰富文物展示手段,加强文物内涵价值的挖掘与阐释,云冈研究院利用高精度数字化和3D打印技术让大佛“行走”世界,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实现大部分流失海外造像的数字化复原……

  2017年,山西启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文明守望工程”,在不改变低级别文物所有权的前提下,认养人通过出资修缮获得最高不超过20年的使用权,并担负使用期间的养护责任。

  2年后,《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办法》公布,对不可移动文物认养的范围、程序、认养后的用途等作出明确规定,可辟为博物馆、社区书屋、展陈场所等。

  在孝义市梁上庄村,今年刚修缮完工的清代关帝庙内古建筑修旧如旧,外围修筑了护坡,安装了摄像头,排水非常顺畅。站在关帝庙厢房上眺望,漫山核桃林,羊叫声此起彼伏,一派安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2019年,山西一家企业认养了这座关帝庙,并承诺认养5年间对其进行维修保护和展示利用,让沉睡的文物资源“活”起来。

  截至2022年底,社会力量共认领认养山西文物340余处,吸引社会资本3亿余元,一批濒危古建筑得到抢救性保护。

  除将社会力量作为文物保护有益补充,山西从2022年年底开始,首次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改善它们的保护状况。

  “文物活化利用可让更多人接触到、看得懂、感兴趣,并从中汲取滋养。”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说。

  与此同时,山西从2022年起连续5年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着力破解基层文博人才回不去、留不住、短缺的困境。

  19岁的李静怡是山西大学首批文物全科专业学生之一,大学期间她免费接受考古、文物建筑、博物馆三大领域专业教育,毕业后将返回老家运城市万荣县工作。

  “我喜欢古建筑身上独有的历史美感,希望毕业后为家乡文物保护出一份力。”李静怡从小喜欢跟着父亲参观名胜古迹,不仅对家乡文物如数家珍,也从心底有保护它们的责任感。

  近日,山西省文物局、山西大学报送的“考古学(文物全科)人才培养让基层文保后继有人”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程书林说,这一创新方式为基层文物事业打下坚实人才基础,以便适应新时代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上一条: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幕
下一条:河北新河发现一座后梁年间古墓 距今1116年

《旅游商报·旅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内容注明来源《旅商网》的所有文章作品,版权均归属《旅游商报·旅商网》所有,未经合法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内容作品。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旅游商报·旅商网》,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旅游商报·旅商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商网》)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旅游商报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值班热线 010-6863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