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7月8日至10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其罗马总部成功举办了中国南南合作计划支持实施“一国一品”倡议全球项目启动研讨会。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非洲、亚太、欧洲与中亚、拉美与加勒比、近东和北非五大区域15个示范国家的政府官员、项目负责人及农业专家,共同擘画全球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的新蓝图,标志着这一旨在构建更高效、包容、韧性与可持续的“一国一品”倡议进入加速实施阶段。北京雷力集团北京雷力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汤洁、副总经理段海光受邀参与,这是在2023年5月乌兹别克斯坦召开的“欧洲和中亚实施OCOP国家项目的区域启动活动与研讨会”之后再次参加的全球示范启动的重要会议。
“一国一品”倡议(OCOP)由FAO总干事屈冬玉博士于2021年9月发起,旨在挖掘各国本土特色农产品潜力,推动从生产到消费的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拓展国际市场,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并促进小农户增收与乡村振兴。截至2025年7月,已有95个国家积极响应,涉及56种特色农产品,覆盖种植、畜牧、林业及渔业等领域。
FAO副总干事贝丝·贝克多尔(Beth Bechdol)在开幕式中强调,特色农产品是撬动全球粮食体系转型的关键支点。她高度赞赏中国对南南合作及“一国一品”倡议的强有力支持,指出:“通过南南与三方合作,我们能有效放大项目影响力,加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作为中国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代表,北京雷力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汤洁、副总经理段海光分享中国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国际合作经验。雷力重点推介了以藻源生物刺激素为核心的“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提升产量与品质”(“双减双提”)为核心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褐藻双寡糖作物免疫诱抗技术、海藻多糖-微生物复合联用重构土壤健康体系、海藻肥营养平衡技术,提升作物产量品质与抗逆性,降低生产成本,为农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
雷力公司阐述了其支持“一国一品”全球项目的五大优势与贡献路径:精准赋能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升级,促进绿色生产增收降本,增强作物抗逆性应对气候变化风险,输出可复制的椰枣、可可和牛油果等绿色平衡健康的种植模式,深度融入并赋能产业链提质,这一清晰的技术路线和合作愿景,引发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浓厚兴趣和高度关注。
会议期间,雷力团队与柬埔寨、孟加拉国、加纳、乌兹别克斯坦、埃及等多国农业部门代表及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接。多国表达了在本国“一国一品”项目中引入生物技术的强烈意愿,期待借助中国先进的绿色技术方案,有效提升本国特色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加速推动当地农业价值链的绿色转型进程。
FAO“一国一品”秘书处执行秘书、总干事特别顾问夏敬源博士在会议期间多次强调农业绿色发展对创新技术和可持续模式的迫切需求。他指出:“尤其需要具备全球化视野和强大技术创新能力的农业企业深度参与。”夏敬源充分肯定了中国生物技术在农业科技领域的贡献,并明确表示:“全球农业普遍面临土壤酸化或盐渍化问题,而中国的理念、技术、模型和方法论正从各方面支持‘一国一品’特色农产品价值链建设。”他特别呼吁:“雷力有效使用海藻资源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已经和全球80多个国家广泛合作,期待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积极参与‘一国一品’,共同推动特色农产品价值链提升和成功模式的全球复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正如雷力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汤洁在会后总结中所言:“雷力集团将发挥生物技术和平衡农业方案全球推广应用网络的优势,调动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基于项目任务的‘创新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三位一体实施落地,以做好产前规划、产中服务和产后农产对接为要务,着力在应用生物技术和平衡农业方案提高小农收益上下足功夫,还将做好‘一国一品’相同农产品国家之间应用新技术、新模式的互学互鉴和信息互通,促进15个国家特色农业产业链健康发展。”
此次罗马研讨会,不仅是雷力深度参与全球农业治理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农业科技力量积极贡献全球粮食安全与绿色发展事业的生动例证。以FAO“一国一品”全球项目为纽带,依托生物技术和绿色农业模式,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必将在推动全球农业绿色转型与特色农产品价值链升级的征程中,书写下更加深刻而亮丽的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54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