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国内资讯

东方超算以Deep X切入AI算力新赛道:从“硬件竞争”走向“生态共振”

【北京,2025年10月】

当AI应用从“概念热”进入“落地战”,算力的使用方式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东方超算(AI-POWER)最新发布的 Deep X G20系列 ,以一台售价约4万元、重1.68 kg 的便携设备,将过去集中在云端的AI算力带入企业现场;同时借助 AppMall.ai 模型生态,实现“3分钟部署”与“开箱即用”的体验。
业内人士认为,这家深圳公司正在从单一硬件制造商,转变为“硬件+生态”的AI基础设施平台。

 

成本压缩93%:AI算力不再是“大企业特权”

在多数中小企业眼中,AI算力意味着高昂的投入。
以主流云GPU为例,使用NVIDIA A100实例的年均成本约60万至120万元,而Deep X G20 Pro Max的单机售价仅4万元,功耗300 W,一次性投入即可运行3–5年。

东方超算技术团队表示,设备采用x86通用架构并兼容PyTorch、TensorFlow等主流框架,避免了ARM架构下的重编译问题。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零迁移成本”。
据IDC测算,2025–2027年中国本地化AI算力设备市场将以45%的年均速度增长,中小企业成为最活跃的购买群体。

“从两天到三分钟”:部署进入“即装即用”时代

长期以来,AI模型的部署是AI落地的最大“拦路虎”。
根据IDC《2024中国企业AI应用调研报告》,73%的中小企业认为模型部署与调优是主要障碍。
传统流程往往需要配置CUDA环境、安装框架、调试依赖,耗时24–72小时。

Deep X G20与AppMall.ai的结合,将流程缩短至3分钟。
用户只需在预装的模型商城中搜索目标模型并点击“安装”,系统会自动完成显存检测、推理优化与API生成。
AppMall.ai当前提供超1000个预训练模型,涵盖视觉、语音、医疗、工业、金融等领域,并以每周新增5–10个的速度更新。

东方超算负责人介绍,这一体验依托三层技术架构:硬件预适配(预装CUDA与TensorRT组件)、容器化封装(隔离依赖环境)、智能推理引擎(自动量化与动态加速)。
“我们希望用户不必理解算法细节,也能用上AI。”他说。

 

从卖硬件到建生态:“双飞轮”加速运行

东方超算并未止步于硬件,而是将AppMall.ai视为生态核心。
每售出一台Deep X,就新增一个企业用户;企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定制模型需求,又吸引开发者入驻AppMall上传优化版本。
这种“用户增长—内容丰富—再促销量”的循环,构成了东方超算所谓的“硬件+生态双飞轮”。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AppMall.ai已吸引近百位独立AI开发者,部分开发者通过模型定制与分成机制月收入超过20万元。
东方超算称,当平台模型数量突破3000、企业用户突破2万时,生态将进入“自增长阶段”。

 

典型应用:AI走向现场与终端

建筑设计行业,设计院利用Deep X现场运行BIM渲染,客户可实时查看修改方案;
医疗影像科室,医生用便携设备进行AI辅助诊断,512层CT扫描标注时间从20分钟降至6分钟;
量化交易场景,本地运行模型使信号延迟降至5 ms以内;
制造与检测线,AI质检模型部署到生产终端,减少了网络依赖与数据泄露风险。

这些案例说明,AI算力正从数据中心迁出,走向企业“前端”。
对于大量缺乏IT基础设施的中小机构而言,算力的本地化与便携化,意味着更高的自主性和更低的门槛。

 

行业观察:云与本地的再平衡

Deep X G20被视为对云GPU市场的“结构性补充”,而非替代。
业内专家认为,云计算仍适合模型训练和周期性任务,而本地设备更适合长期稳定或数据敏感的推理场景。
这种“云—端结合”的趋势,或将成为AI基础设施的新常态。

正如一位行业分析师所言:“东方超算提供的不是廉价替代,而是让企业在不同阶段有不同选项。”
在AI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过渡的进程中,Deep X的出现,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

结语:从算力产品到算力平台

东方超算的故事,反映了AI产业竞争重心的转移——
从硬件性能的比拼,走向生态系统的构建;
从单点技术突破,走向产业协同与用户场景共建。

当AI部署从48小时缩短到3分钟,当算力设备成为企业日常办公的一部分,AI的普及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正如业内评价所说:“Deep X不是一台设备,而是AI落地方式的一个转折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6200-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